小电池大污染
先来看一组惊人的数据,截止2007年一季度,我国手机用户已超过4.8亿,平均三个人就有一个手机用户,预计2010年我国手机用户将达到7亿人次,占总人口52.5%。“而通常情况下,从手机寿命来说,手机寿命自然要比电池寿命长,一部手机在其使用寿命内要配置2到3块手机电池,并且现在很多人都是习惯两个电池搭配使用。”蒋主任说。这样,按照每个用户三年更换一个手机来估计,一年将会有将近3亿块手机电池变成垃圾。并且,这一数字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长。可以看到,废旧手机电池数量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可以说,目前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厂商对电池采取的一机专用的这种“一夫一妻”制,不仅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废弃电池严重污染了环境。
另外,我国2007年电脑数量已经近亿,截止2006年12月,我国电脑报废数量接近3000万台,比2005年增长将近1000万台,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报废就意味着一块废弃电池的产生。三千万块废旧电池,三千万个污染源。
如此庞大的数据,怎么能不叫人触目惊心?
据调查,现在很多人的做法是将无法再用的手机电池当作生活垃圾一起扔掉,而且并不觉得这么做有何不妥。可是,恰恰是每个人都不在意,污染源也就产生了。如果你对这些直观的数字没有概念的话,举一个更形象的例子,仅仅是一块废旧手机电池含有的镉可以污染60吨水,也就是三个标准游泳池的水,更不用说手机电池中还含有大量的金、水银、铅、镉等重金属成分。1000块废旧手机电池的污染能力丝毫不比一个小型造纸厂差。
如果把前面提到的上亿的废旧电池作为普通垃圾扔掉,后果真的不堪设想。这些无法降解的电池将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如果污染物通过食物、空气等方式进入人体,人体健康根本无法保障。“手机电池大部分是以电解液为电解质,电解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里面含有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是有一定危害的。同时,手机电池中的重金属也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重金属在自然界不容易自然分解,生物在环境中摄取重金属之后,容易在生物体内积蓄,达到一定量之后,可使生物体畸形或病变,甚至是死亡。”蒋主任这样告诉记者。更可怕的是,电池中含有的大量有害物质极有可能引发基因变异,进而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另外,随意丢弃的电池很有可能被翻新后摇身一变,流入市场。这种以次充好的翻新电池在使用中存在极大隐患,很容易造成短路、过热自燃及爆炸等危险,危害人身安全。谁也不敢保证,甘肃的那起手机爆炸案所用的不是翻新电池。“这些假冒伪劣的电池最是可怕,不仅安全无法保障,而且本身做工粗糙,根本不会顾及所用材料是否有害,我们曾经查处过几起,打开电池一看,里面的电解液都熏人,这种电池毫无疑问,对环境对人身体都是有巨大危害的。”蒋主任说。
废旧电池,没人管的孩子?
废旧电池的数量之多,增长速度之快,危害之大,已经到了危害人民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的程度,可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废旧电池的回收现状并不能让人满意,甚至用“无人问津”来形容也不为过。“现在电池的回收率也就能有1%。”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而这1%还是近年来大家的环保意识增强了,通过各种形式的带有公益性质的活动才有的成果。”
事实也是如此。目前,我国并没有形成以生产、销售、使用三方一体的废旧IT产品电池回收处理机制,没有统一的法规来进行约束。即使是2007年3月1日起施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也没有在细节上规范企业所应肩负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义务。而生产厂商从利益出发,自然也不愿意掏钱来做电池回收的事情。只要国家没有强制性的法规,能省就省。而专门的回收处理企业,“现在的回收处理企业基本上没有一家有IT产品电池的处理体系。曾经也有一些企业试图进行废旧IT产品电池回收,而且也做了大量前期准备,但一方面由于回收机制不健全,真正要处理的电池到不了回收企业手里,另一方面电池回收的价值还不足以抵消处理的成本,企业入不敷出,往往都是半途而废。”蒋主任说。而作为消费者的用户,拿着一块块的废旧手机电池,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和生活垃圾一起扔掉。废旧电池成了名副其实的“三不管”产品——国家不管,厂商不管,用户不管。
“电池回收是需要大成本的,把一个一个废旧电池从用户手中收起来并不是就完事了。回收以后的处理才是关键,设备的引进,技术的研究,人员的培训,厂房的建造,这都是需要花大笔钱的,谁来出钱?消费者?电池制造厂?手机生产商?还是国家?”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厂商如是说。虽然有一些偏激,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话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IT产品废旧电池回收确实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试图从根本上解决电池污染的问题,除了加强IT产品废旧电池的回收,还要做的就是电池的研制和电池标准化的起草及推广。”蒋京鑫主任表示。
电池标准化,路在何方?
如果电池统一标准,对用户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手机电池标准化能解决手机电池不能互换的问题,用户可以在不同品牌的手机中使用相同的电池,电池数量将会大大减少;同时,
如果用户想更换新手机,原来的手机电池仍然可以继续使用,这样,消费者的使用成本也就降低了,废旧电池的产生速度也大大降低,有利于避免浪费、减少电池垃圾污染。
令人欣慰的是,据蒋主任介绍,手机电池标准化已经提上了日程,现在,手机电池的标准草案已经拟出,下一步将提交讨论,预计在今年年底能够开始实施。按照该标准生产的手机电池将会从尺寸上进行规范,每种尺寸电池的金属触点(给手机供电的接触点位置)和电参数均要保持一致,而对电池容量并不会有要求,而且也不排斥市场上存在某些因外形需要而生产的“特种电池”。
但是,我们要看到,电池标准化的路还很漫长。
先来看看手机充电器标准化的情况。2006年12月14日,信产部颁布《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对手机充电器的标准进行了统一。按照规定,从2007年6月14日起,入网的所有新品手机必须通过充电器标准认证,否则无法获得入网许可。但是,许多厂商对这一新标准都产生了抵触情绪,原因是这会对他们的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专门制造充电器的供应商,更是首当其冲,受到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在社会的一片叫好声和厂商的一片叫苦声中,信产部也不得不放宽标准,将截止时间设定在今年年底。值得注意的是,在充电器标准酝酿之初,起草者同样希望市场能成为推动标准广泛执行的力量,然而最后却事与愿违,不得不借助强制手段。
充电器标准的前景尚且扑朔迷离,电池标准化的进程也是阻力重重。
首先,与充电器标准化相同,电池标准化将大大影响电池制造厂商和手机制造商的利益。电池标准化后,商家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被截断了,电池制造商还不得不重新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新电池的开发和研制,手机厂商也得重新按照电池的规格来对手机做“手术”,同时,标准化意味着商家需要在同质化的条件下竞争,惨烈的价格战在所难免。这些都是各个商家所不愿看到的事情。对此,大多数电池生产商在接受采访时都不愿意多谈,只是表示现在还没有接到任何关于电池标准化的消息,“我们也在关注当中,并且,在国家正式发布相关规定之前,我们也会提前有一定的准备和应对措施。”某电池厂商说。
其次,电池的标准不统一问题。现在国际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对手机电池进行标准化,没有可以参考的执行标准。因此,起草者在制定标准时,必定会参照现有电池的型号,也就必然会有所偏重。要做到不偏不倚,对每一家手机生产商都是公平的,这的确很难。那么,是以国产手机作为参照,还是以进口手机作为参考?是以手机销量来看,还是以电池销量来看?这是起草者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
同样,笔记本电池的各个厂商之间也是各自为政,不仅形状不一样,而且就算是同一厂商的相同型号的笔记本,电池的形状接口也不尽相同,使笔记本几乎丧失了循环利用的可能。笔记本电池统一标准的呼声日益高涨,希望不久的将来,能看到笔记本电池标准化相关政策的出台。不过,这也得等到电池标准化这个“先锋”出成果之后再说了。
评论:电池变“绿”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让电池变“绿”,不是一两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两个企业的事,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
首先,国家是一项政策的起草者、执行者和监督者,要想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电池对环境的污然,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电池回收进行规范化、法律化,已经迫在眉睫。
而厂商的支持则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关乎成败。其实,对企业自身而言,环保也已势在必行。某营销专家曾说过,企业一定是以产品启程,品牌为终点。而在今天的企业品牌建设当中,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方面,业内不乏案例,既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前一段时间中国移动携手众多知名手机厂商开展的“绿箱子环保计划”就给所有电池生产厂商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一方面,生产厂商应设置专门完善的电池回收渠道,并采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引导使用者参与到电池回收的行动当中来;另一方面,应加大无污染电池的研发投入,争取尽快生产出真正可循环使用,无污染的“绿色”电池。
作为用户,在IT产品电池的使用中,应学会科学的使用方法,尽量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减少电池更换频率,同时,应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主动关注、参与到废旧电池回收的活动中来。
笔者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下,在厂商和用户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废旧电池回收问题一定能得到解决,IT产品电池定会披上“绿色”的外衣。
链接一:世界其他地区手机废旧电池回收状况
香港: 2006年9月,香港政府宣布了7项减少家居废物的重要措施,其中之一就是“产品责任制”。 在产品责任制下,生产商在弃用产品的管理方面将担
当主要角色,政府则从旁协助计划的推行,并鼓励市民参与。产品责任制同时希望消费者把弃置的流动电话电池交到回收点。手机电池回收机构将在繁忙地区设立75个回收点,放置特别设计的手机电池收集箱。 回收的电池经分类后将运往海外设施循环再造。
欧盟:德国、法国等国采用的是“应用产品责任制,促进废弃物回收、再生和处置”的方法,这与香港的回收方法有些类似。2006年欧盟产业报告强制要求增加手机电池的回收比例,到2012年的时候,四分之一的移动电池必须被回收,而该比例在2016年要提高到45%。欧盟主席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达到25%的比例在欧盟27个成员国似乎并不难,但45%的回收率则绝对是一个挑战,即使是西欧这样十分注重环保的地区也难以达到如此之高的水平。
日本:日本相关法规规定,要求商店和废品回收站必须担当起区分有毒电池和无毒电池的责任,并对有毒性的镍镉电池和含汞电池实行押金制度,当消费者拿旧电池来换时,可以自动扣除押金。对于废旧电池,采用强制回收的方法,规定电池生产厂家回收电池的比例,因此铅酸电池日本可做到100%地回收,二次电池和手机电池也正在通过生产厂家的配合积极开展。
美国:于2002年正式启动了包括手机在内的废旧家电产品的循环再生计划。
链接二:何谓“绿色电池”?
“绿色电池”是什么样的电池?需要说明的是,国家并没有对“绿色电池”有明确的定义,笔者在此首次提出绿色电池的概念。笔者认为,“绿色电池”是指符合环保要求,能安全使用的电池,包括两方面的含义:①不采用含毒成分的材料;②使用过程中不对人体产生危害。对此,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环境保护试验室主任兼安全试验室副主任的蒋京鑫是这样认为的:“电池在这个阶段还不能说是‘绿色’的。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无害的电池生产出来。电池从技术到工艺都还有一定的缺陷,电池寿命、电池电量都不能让人满意。同时, 虽然现在国际国内对电池中铅镉等化学成分的限制越来越严格,电池中的有害成分也没有完全消除。就算现在市场上使用最广泛的锂离子电池,也不是完全无害、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