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 Pecker's Home >> 文章频道 >> 业界新闻 >> 电子 >> 正文
  Microchip推出极具成本效益的8位PIC® MCU以扩展CAN单片机产品线         
Microchip推出极具成本效益的8位PIC® MCU以扩展CAN单片机产品线
[ 作者:佚名    转贴自:Microchip    点击数:496    更新时间:2011-3-30    文章录入:pecker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宣布,推出PIC18F“K80”8位CAN单片机(MCU),该产品可以1.8 - 5.5V运行并采用超低功耗(XLP)技术,其休眠电流消耗低于20 nA,为业界最低。全新MCU还具备一个片上12位模数转换器(ADC)和一个可实现mTouch™电容式触摸传感用户界面的外设。这些器件非常适用于汽车(如车身控制模块、汽车照明、车门/座椅/方向盘/车窗控制及HVAC控制)、楼宇自动化(如电梯和自动扶梯、照明和传感器及空调控制)和工业市场应用(如安防系统、报警控制及远程监控)。

    目前,制造商都承受着既要降低成本,又要提供更精良产品的巨大压力。PIC18F K80 CAN MCU系列可利用其针对汽车和工业应用所集成的CAN外设实现体积更小、更具成本效益的稳健控制。对于需要低功耗和高精度的应用,这些单片机提供了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的业界最佳额定电流,以及用于先进传感器的片上12位ADC和触摸传感外设。

    Microchip先进单片机架构部副总裁Mitch Obolsky表示:“PIC18F K80系列是为需要在其应用中添加具有成本效益的CAN通信的设计人员而专门开发的。这一系列产品具有超低功耗的休眠和工作模式,可在最高5.5V的电压下可靠运行。全新MCU为我们广受欢迎的PIC18F4680 CAN系列提供了一个移植路径,适用于广泛的应用。”

开发支持

    Microchip还同时推出了两个用于PIC18F66K80的PIC18 Explorer板接插模块(PIM),一个是44引脚的PIC18F46K80 PIM(部件编号MA180031),另一个是64引脚的PIC18F66K80 PIM(部件编号MA180032)。为实施和评估CAN,可将Microchip的CAN/LIN PICtail™/PICtail Plus子板(部件编号AC164130-2)与PIC18 Explorer或Explorer 16开发板一起使用。

    Microchip还提供完整的标准开发工具,包括用户友好的MPLAB® IDE、REAL ICE™和ICD 3工具;以及用于PIC18 MCU的MPLAB C18和HI-TECH® C编译器。所有这些工具都可以通过microchipDIRECT(http://www.microchip.com/get/HEV6)订购。欲了解更多Microchip开发工具的信息,请访问http://www.microchip.com/get/34BR。

封装和供货情况

    全新PIC18F45K80、PIC18F46K80、PIC18F65K80和PIC18F66K80 MCU采用44/64引脚TQFP和QFN封装。此外,PIC18F45K80和PIC18F46K80 MCU采用40引脚PDIP封装。PIC18F25K80和PIC18F26K80 MCU采用28引脚QFN、SOIC和SPDIP和SSOP封装。

现在可通过http://www.microchip.com/get/ETXL申请样片,可以通过http://www.microchip.com/get/HEV6进行批量订购。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络Microchip销售代表或全球授权分销商,也可浏览Microchip网站http://www.microchip.com/get/TK9F。欲购买文中提及的产品,可通过http://www.microchip.com/get/HEV6进行购买,或联络任何一个Microchip授权分销伙伴。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Pecker's Home无关。登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和图片(或其他媒体形式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版权事宜,请通知master@peckerhome.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该信息。
  • 上一篇文章: Microchip推出采用超低功耗技术并集成LCD控制功能的低成本8位PIC®单片机

  • 下一篇文章: NEC发明隔空控制便携设备技术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处理器架构消亡史[00165]
    通信恩仇,5G江湖[00314]
    官方辟谣扫码支付引爆加油…[00547]
    谷歌搭售是不是作恶?可以…[00307]
    你对Zigbee无线连接了解多…[00538]
     
     最新5篇推荐文章
    Pecker之家开通用于电子元…[02-13]
    印刷电路板图设计经验[04-04]
    基于电力线通信的家庭网络…[03-23]
    利用USB控制器设计的Windo…[01-20]
    基于ARM920T微处理器的IDE…[01-20]
     
     相 关 文 章
    德州仪器推出业界射频集成…[00347]
    德州仪器推出最快速的 Her…[00326]
    相同的功率下德州仪器MSP4…[00315]
    飞思卡尔推出专为汽车仪表…[00277]
    第二代基于ARM® Corte…[00344]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