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告诉我,未来的家庭是智能化的家庭,我们能遥控家电,阻止小偷,能以超有效率的方式用电。不过,当我真的和一堆很少使用的设备相处时,我们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对技术充满怀疑的“勒德主义者”(Luddite)。
几个月前,Z-Wave家电公司的一位代表租给我一些无线家庭自动化设备试用。由于CNET拥有大量技术派人士,以及我曾经大量撰写过有关于家庭能源管理的文章,我决定试一试。
我并不认为家庭自动化是个坏主意:使用一部iPhone遥控你的恒温器或者照明肯定会相当有用,对很多人而言,技术当然能提高家庭的效率。假如你觉得家中存在浪费用电的现象,那么花时间和精力在能源管理上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现在我更喜欢用低科技方式来节电。
图一:网关(中)连接不同的Z-Wave模块,并与互联网相连。
科技行业一直就在宣传“智能化家庭”,但事实上,这种概念才开始成形。比如,在今年的消费电子展上,我们看到了网络家电与家庭安全系统的影子,我们可以通过iPad或触摸屏设备对其控制,用以控制家里的安全,照明和温度。很多电力公司已有智能电网项目,它们给用户更好的管理用电的途径,不过,家庭自动化是另外一条改善家庭能源效率的希望之路。
我收到的设备,基本上是由一些Z-Wave控制器与网络网关构成。Z-Wave是一种无线协议,可以让一个中央控制点管理门禁,恒温器,灯具,安全摄像头或者家用电器。另外一种协议叫Zigbee,一些家用网络设备也使用了Wi-Fi技术。
Z-Wave控制器是一种小盒子,能接入普通电路并与网关进行通讯。一旦灯具与家电与之相连,你就能够从网络程序上控制,规划这些设备。例如,你可以在墙上放一个运动感应器,以便控制走廊的灯,或者从电脑,智能手机对恒温器进行编程。(可编程的恒温器出来很多年了,但很少有人真正对它编程。)
生产这种设备的公司是MiCasaVerde,他们还有能跟踪耗电情况的设备。我们决定体验下家庭自动化设备,看看它们能否为我们的家降低用电。
从电脑或智能手机上控制灯具的开关肯定很酷。但对我而言,这种新鲜劲很快就过去了。当我进入节能模式,我发觉我的用电大户的习性让这套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变得困难起来。
许多智能电网公司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信息与科技,家庭网络将帮助消费者节省耗电,帮助电力公司削减高峰用电。一开始的测试好像是这么回事,但它并不适用每个人。我意识到,我是属于那种口号喊得响,但实际又是另一种做法的消费群体。
智能开关
我的家庭自动化设备如何?它有效,而且有趣,这种产品的软件程序很容易使用。
家庭网关的零售价是249美元,这种产品介于Wi-Fi网络与Z-Wave家庭局域网之间。为了让它工作,你需要手工连接不同的控制器到这个网关,不过,连接过程不难,而且没出什么问题。
下面就是叫Mios的程序,它主要负责管理任务。你可以在这个程序里面增加设备,对设备设置开与关的场景,还可以添加定时器等。利用59.95美元的SmartSwitches,你能实时查看或者某个时间段的家电耗电情况。
我连接并设置了一些家电,不过,耗电情况的图表比不上我见过的另外一些管理程序界面。
图二:Mios软件让你建立家电的使用场景模式。
一开始,我想降低家庭娱乐中心设备的待机耗电,不过,当我们连接它们时,我意识到用“智能节电”(Smart power strips)装置更好,这种设备本身不会消耗电力。这种装置的价格大约是25美元。我发现,将智能节电装置连到电脑这样的设备时,节电效果不明显,而将其连到计算机周边设备时,这些设备的待机耗电降为零。
实际上,我并不需要智能节电装置,我家里的电器,比如电视机,使用过后拔掉了电源插头,它的待机耗电为零。电脑和打印机的情况也是一样。环顾四周,我意识到,除了互联网设备和电话,没有什么东西需要智能节电装置。如果你使用电脑来管理家里的用电,购买节能灯与电器,几乎没有什么地方能用得上这种装置。
需要澄清的是,我认为家庭自动化或另外一些智能设备还有有用武之地的。比如远程控制恒温器,在你渡假驾车回家时就很有用,你可以在回家前就设定好家里面的温度。我认识的一个人说,他喜欢在早上出门时,用触摸屏关掉家里的空调。如果他忘记关,他也可以随后通过智能手机进行控制。
我认为,那些用电大户能从这种自动化的设备上获益,比如,那些习惯24小时打开电脑的人,当他们看到不关机所产生的耗电量以及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时,他们会增加关闭电脑的决心。
我自己还没放弃。我在寻找可以管理整个屋子的监控系统,这种系统要能和我的太阳能面板配合工作。这些节能装置可能不会立马节约我的开支,但至少我已经有了监控日常家庭用电情况的凭据。我也期待智能插座的出现,它能让我们对设备的用电进行计划,监控,并且价格便宜,使用简单。
节能是垂手可得的说法显得陈词滥调,因为电力仍然被大量的浪费,而投资新能源远比节能来得昂贵。科技开启了一条节能的巨大希望之路,但我的小小尝试又提醒我们,我们的行为方式与科技其实同等重要。
Martin LaMo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