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 Pecker's Home >> 文章频道 >> 业界新闻 >> 网络 >> 正文
  人机大战人类惨败 晶体管真的优于神经元吗         
人机大战人类惨败 晶体管真的优于神经元吗
[ 作者:李钧    转贴自:CNET科技资讯网    点击数:508    更新时间:2011-2-18    文章录入:pecker
    美国当地时间2月14日到2月16日,第二次的人机大战在IBM超级计算机沃森和人类选手肯·詹宁斯(Ken Jennings)、布拉德·拉特(Brad Rutter)中展开。尽管人类选手一度和电脑沃森打平,但最终成绩,沃森仍然是以巨大的领先优势完胜两位顶尖人类选手。

    电脑所依赖的基本计算单元是晶体管,而人类大脑产生思维和运算的基本单元是神经元。前后十多年的两次人机大战,均以人类的失败而告终,这是否意味着电脑将全面超越大脑呢?

晶体管:另一种的生命形式

    人类由细胞构成,人类的思维由神经元细胞产生,但是,这仅仅只是生命和智慧的一种形式。你能肯定所有的生命都是以这种形式出现吗?

    就仅以银河系为例,它延绵十万光年,拥有1000亿以上的恒星系统,其中有10%的恒星系统和太阳类似,适宜的光和热让其中很多恒星系也具备了孕育生命的能力,甚至拥有了智慧的生命。

 人机大战人类惨败 晶体管真的优于神经元吗

图1:包含有1000亿以上恒星系统的银河系,由于“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这只是一个效果图

    上述一切星体上的生命,我们没有任何形式的接触,因此我们绝对无法判断外星生命是否也采用了和地球生命同样的形式。地球生命赖以维持的基本元素氧和氢,在某些星球上,可能就是硅和铜。我们可以理解因为内在差异而演化成为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外星生物。同样,我们也需要理解,二进制模式可能真的能进化成为一种智慧的生命形式。而二进制正是目前地球上的所有计算机采用的基础原理。

    可能你会问,晶体管相比于人类细胞而言,实在是太简单了,至少在目前,这种简单的形式不能称之为“生命”。

    但是,生命又是什么?

    主流的观点,生命必须具有两大特征: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可惜很遗憾,如果以这样的标准去衡量一个物体是否是生命,那大部分的病毒被排除出生命的范畴了。生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那么智慧就更加没有准确的定义了。

深蓝和沃森:另类的智慧

    人类大脑拥有复杂的逻辑处理能力,但是在数学运算上有着先天的缺陷,计算机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人类的这一缺陷。

    实际上,两次人机大战上,电脑的胜利都是特定规则上,在数学计算能力上的胜利。

    第一次看的非常直观,角逐在超级电脑深蓝和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之间展开,由于深蓝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因此能计算到自己和对手接下来可能的下棋方法,也因此,每一步棋都给出了最完美的应对。

    第二次,在借助超强的计算能力的同时,还借助了电脑无穷的存储能力。第二次的人机大战的形式是一个智力问答的节目,电脑可以凭借无穷的存储和超强的计算能力,分析和筛选中他们数据库中最准确的答案,并且辅助以适当的逻辑表述出来(依然还是人类设计的程序帮助)。

 人机大战人类惨败 晶体管真的优于神经元吗

图2:IBM的超级计算机沃森赢得了第二次人机大战

    本质上,深蓝和沃森一样,它们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只有强大的运算能力,所不同的只是,在十五年后,沃森拥有了比深蓝更强大的运算能力,能够应对更加复杂的比赛规则。如果说着这一种智慧,那么,这就是一种另类的智慧。

    你完全可以瞧不起这种智慧,但是,你必须承认,在特定的情况下,这种另类智慧能更快更好的处理一些事情。

人工智能:驻足、道路和迷茫

    从深蓝到沃森,IBM展示了他们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这点我们毋庸置疑,但是,在人工智能的环节上,从两次人机大战,我们没有看到令人期待的提高。

    我们不能定义“智慧”,但是我们可以定义“人工智能”,因为这其中有了一个参照物——人。人类期待实现的人工智能就是希望计算机能和人类一样思考。

    二进制的“智慧”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但是至少目前没有足够的思维能力,这种模式是否是实现人工智能的最优模式呢?

    显然并不是,因为人工智能强调的是模仿人,那么模仿的最佳模式就是完全照搬人脑的工作模式。需要强调的题外话是,这也比较可怕,如果可以真正实现这点,那么,我们不是在生产机器,而是在生产“人”,或者说一个有思维的生命体。

    这样模式的困难点非常突出,一方面,要模仿,首先要了解被模仿的东西。思维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现在人类没有办法解答,也就是说用这种途径实现人工智能的原理目前仍然不明朗,更谈不上去做了。

    另一方面,人类大脑拥有的强大逻辑能力为管理带来了不便,对于工业而言,机器比思维更复杂的人更加的可靠。

对于电脑:恐惧还是信任

    沃森大败人类精英,让很多人再次萌生了对电脑的恐惧,害怕电脑的“智慧”将最终控制和消灭人类。

    在多年前,这样的担忧就已经存在,为此,美国著名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就提前制定了机器人三大定律,在他构想的未来机器人与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中,机器人在设计之初就需要遵循三大定律:

    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第二,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给与的任何命令。

    第三,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尽力保护自己。

 人机大战人类惨败 晶体管真的优于神经元吗

图3:艾萨克·阿西莫夫制定了机器人三大定律,并希望以此来规避机器人奴役人类的可能风险

    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担忧毫无道理,但至少对于现在而言,我们还不值得担忧。

    首先,不论是深蓝还是沃森,都不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它们只拥有人类赋予它们的程序,通过这套程序,应对明确的比赛,如果没有人类为其注入新的程序,那么深蓝只能下国际象棋,不会下中国象棋,也不会下围棋,同样道理,沃森可以将《危机边缘》节目上最优秀的人类选手挑落马下,但是它无法参加《开心辞典》或者《星光大道》。深蓝和沃森这样的超级电脑,只可能通过人类不断的注入新程序而变得慢慢“像”人,而其本事,没有任何的创造能力,只有重复工作的能力。

    其次,如果有朝一日人类能够根据大脑神经元产生思维的原理,同时结合二进制计算机的超级计算能力,而制造出了超级电脑,那么,我认为,人与机器人的对立出现的可能性也非常之小。原因可能不是因为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大定律,因为对于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机器人,就像对人一样,你很难通条文约束他们的行为。更多的原因来源于人类的本性。在这种情况下,相比于约束机器人的行为,人类更有可能做出的行为是将机器人和人合二为一,此时,没有人,也没有机器人,只有混合的超级“人”。

晶体管真的优于神经元吗

    现在来回答这个问题,仍然不会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俗语有云,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晶体管和神经元,也就是电脑和人脑目前正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下,双方各有所长,没有一方可以完全强于另一方。

    第二次的人机大战已经结束,我们没有必要惊喜这一次电脑的表现,因为这只是设计好的程序;同样,我们也没有必要害怕电脑此次的表现,因为这也是设计好的程序。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Pecker's Home无关。登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和图片(或其他媒体形式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版权事宜,请通知master@peckerhome.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该信息。
  • 上一篇文章: 海尔“骗补门”暴露家电下乡监管漏洞

  • 下一篇文章: NGO追踪苹果中毒门 苹果认错被指不够积极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处理器架构消亡史[00141]
    通信恩仇,5G江湖[00282]
    官方辟谣扫码支付引爆加油…[00525]
    谷歌搭售是不是作恶?可以…[00286]
    你对Zigbee无线连接了解多…[00516]
     
     最新5篇推荐文章
    Pecker之家开通用于电子元…[02-13]
    印刷电路板图设计经验[04-04]
    基于电力线通信的家庭网络…[03-23]
    利用USB控制器设计的Windo…[01-20]
    基于ARM920T微处理器的IDE…[01-20]
     
     相 关 文 章
    美国禁售芯片 中国超级计算…[00338]
    第一线:走近天河二号[00301]
    天河二号获世界超算“三连…[00295]
    超级计算机通过图灵测试:…[00325]
    英飞凌推出具备输出功率70…[00325]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