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彩电企业37英寸以下的液晶电视基本上是卖一台亏一台,日子越来越难过。”一位国产彩电企业高层12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大倒苦水,“三星、LG、索尼等日韩企业联手垄断上游液晶面板资源,造成现在面板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彩电企业不得不多付20%的价格去购买液晶面板。”
在人为因素之外,上游玻璃基板供应商、液晶面板制造商限产也是供应紧张的重要原因,而由于近日的地震使得全球最大玻璃基板供应商康宁的日本工厂停产,液晶面板供应紧张局面很可能延续至10月份以后。
上游“卡脖子”
在国美的前门卖场,孙小姐正为一家彩电企业收取挂件费的做法而纳闷,“去年买液晶电视的时候,底座和挂在墙上的挂件都是免费送的,怎么现在只能二者选一,另外一个得花180元钱呢?”厂家促销员只能在一旁陪着笑脸,“我们厂还是好的,有的厂家底座和挂件两样都收费呢!”
在同方股份消费电子事业部北京分部总经理黄向平看来,这是厂家的无奈之举,“现在液晶面板的成本上涨了很多,厂家很多尺寸的液晶电视其实是亏本在卖,底座、挂件这些东西收费,只是厂家想把亏损额减少些。”
以一款32英寸的液晶电视为例,在连锁卖场的零售价大概是2700元,扣除支付给国美、大中20%的返点后,厂家剩下2160元,而厂家成本价就要2400元,卖一台就亏损240元。
厂家成本上涨的直接原因就是液晶面板价格的大幅上涨。春节期间,32英寸液晶面板的价格在120美元左右,而目前均价达到200美元,半年涨幅高达70%。
同方股份消费电子事业部一位高管近日在考察完欧洲市场后,就立马去韩国商谈采购液晶面板事宜。“去欧洲基本上就是签单,当地市场的需求现在快速回暖,较年初金融危机时市场形势有了很大好转,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彩电整机企业能到哪里去买到液晶面板?”
上游液晶面板缺货已经成为国内彩电企业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最大的困难。业内人士甚至称,“我们彩电整机企业现在的主要工作已经不是销售,而是寻找充分的面板供应,市场上面板难求的局面再次出现,现在甚至有企业开始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