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 Pecker's Home >> 文章频道 >> 业界新闻 >> 计算机 >> 正文
  龙芯购美专利授权:CPU核自主产权战略失败         
龙芯购美专利授权:CPU核自主产权战略失败
[ 作者:王如晨    转贴自: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数:488    更新时间:2009-6-18    文章录入:pecker

    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的一个最新动作,让人觉得,它之前的一些努力多少有点苍白。

    昨天,全球老牌处理器架构企业美国美普思(MIPS)表示,中国龙芯背后的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近日获得其MIPS32与MIPS64架构的授权,后者将借此开发龙芯CPU。

    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对CBN记者确认了这一消息,但拒绝透露合作细节。他说,过几天美普思会举行发布会。

    半导体观察人士王艳辉表示,龙芯要发展,独立签约MIPS是唯一的出路,但这标志着自主产权的“CPU核”战略失败。


曾经很“自主”

    龙芯团队及产业链应该十分兴奋。因为,这一授权将直接化解自出生以来就无法回避的难题。

    龙芯诞生于中科院计算所知识创新工程支持下的龙芯课题组,那是8年前的5月份。当年8月龙芯1号设计与验证系统成功启动了linux系统,并在国庆节那天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鉴定。

    2002年8月,首片龙芯1号“龙芯XIA50”流片成功(生产出第一个样片),一度被公众追捧为完全自主研发的真正“中国芯”,从此,中国人要对英特尔、AMD等处理器巨头说“不”了。随后一年,龙芯2号首片成功流片。

    但是,一场侵权风波迅速来临。2005年7月,专业半导体调研机构In-Stat发布独立分析报告称,龙芯处理器架构与美国MIPS 近似度达95%,龙芯二号处理器与美普思10年前推出的产品非常相似,由于未获授权,如果龙芯未来销往海外,可能引发知识产权纠纷。

    这让龙芯承受不起,它是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因此,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之后紧急辟谣。龙芯研究组组长胡伟武强调,龙芯2号是中国人自主研发而成,在所有的指令系统中,有意避开了国外已有专利。

    当时美普思并未发出侵权指控,因此,中科院的澄清让人觉得,海外在打压中国处理器企业。


绕开专利风险

    不过,中科院计算所承认,研发过程中,在描述龙芯2号指令系统时,使用过“MIPS-like”或“类MIPS”等词语,后来改成了“龙芯指令系统”。胡伟武也坦承,如果能获得MIPS授权,的确会带来很多好处。

    但美普思对上述描述显然不满,多次谈判下来,中科院计算所一直未能获其授权。最终,为绕过专利风险,2006年,中科院计算所只好与拥有美普思授权的意法半导体达成合作。当时,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公布消息说,意法半导体出资3000万元人民币购买龙芯2号增强型处理器5年生产与销售权,同时,意法半导体每卖一个“龙芯”,将向龙芯公司缴纳2美元。

    这一消息显然掩饰了龙芯寻求合作的目的。CBN记者获悉,双方当时合作内容之一是MIPS64架构许可使用权。李国杰当时也对CBN记者表示,双方签署的不是代销协议,而是技术许可协议。

    事实上,早在2005年,美普思前任中国区总代表黎庆生便公开表示,双方一直在谈判,焦点在于价格,中科院认为它要价太高。

    美普思未透露此次授权费。不过,一位消息人士透露,两项架构为500万美元左右。


市场仍很尴尬

    胡伟武流露出龙芯未获授权前的难处。他说,几年来龙芯推出了新品,但一直无法贴上“MIPS-compatible”标签,现在终于可以了。而且,还能支持谷歌Android平台。

    获授权以后,它也就用不着意法半导体了。李国杰对CBN记者表示,有了授权,就可以自由寻找生产企业流片。

    但这不等于拥有市场。有了授权,龙芯的市场化尴尬恐怕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美普思处理器架构与英特尔、AMD不同,它暂时无法获得微软操作系统支持,只能依靠Linux阵营。由于PC领域用户已被微软系统“俘获”,他们还很不习惯使用Linux系统,这直接导致限制了其出货。目前,其购买对象主要为学生用户,且集中在江苏省,那里有它的生产基地。

    不过,尽管如此,龙芯仍然努力布局着。今年年初,它甚至在北京开出了首家体验店。 尽管没有联想、惠普、戴尔等主流品牌笔记本支持,但龙芯旗下产业化企业中科龙梦推出了自有品牌“逸珑”笔记本。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Pecker's Home无关。登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和图片(或其他媒体形式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侵犯版权事宜,请通知master@peckerhome.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该信息。
  • 上一篇文章: 英特尔为嵌入式系统开发搭建在线辅助设计平台

  • 下一篇文章: 美国专利商标局驳回Rambus公司针对NVIDIA®(英伟达™)的专利请求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处理器架构消亡史[00165]
    通信恩仇,5G江湖[00314]
    官方辟谣扫码支付引爆加油…[00547]
    谷歌搭售是不是作恶?可以…[00307]
    你对Zigbee无线连接了解多…[00539]
     
     最新5篇推荐文章
    Pecker之家开通用于电子元…[02-13]
    印刷电路板图设计经验[04-04]
    基于电力线通信的家庭网络…[03-23]
    利用USB控制器设计的Windo…[01-20]
    基于ARM920T微处理器的IDE…[01-20]
     
     相 关 文 章
    处理器架构消亡史[00166]
    15年了,龙芯拿什么与国外…[00458]
    国产CPU乱战 遭遇生态壁垒…[00312]
    崛起的中国芯 国产龙芯水平…[00346]
    美国禁售芯片 中国超级计算…[00355]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