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诺基亚手机电池的负面消息不断:首先是国家质检总局抽查显示,深圳一家企业生产的诺基亚手机电池质量不合格;继而是香港媒体报道,有用户使用的诺基亚原装手机电池发胀,有爆炸危险。
联想起去年甘肃金塔的手机电池爆炸案,消费者难免心生疑窦:手机电池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谁又来保护手机用户的生命安全?
国家质检总局点名诺基亚电池不合格
国家质检总局最近发布的《手机电池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质量公告》显示,该局近期共抽查了全国8个省市88家企业生产的112种产品,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89.9%。8种问题电池全部产自深圳,主要问题为“热冲击”不合格等,在高温或短路下使用,或出现致命性危害,相关产品在测试时,曾出现爆炸或爆裂起火现象。
其中,深圳市佳源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以“科威”为商标、生产型号为诺基亚3650、N72的手机电池榜上有名。国家质检总局表示,该款产品存在放电性能和低温性能不合格,表现为减损电池使用时间,或者北方寒冷户外使用可能出现无法开机问题。
这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它生产诺基亚手机电池,是否获得了后者的许可?诺基亚公司又如何评论此事?记者分别致电佳源通公司和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前者拒绝了采访的请求,而诺基亚公司则表示需要采访提纲,传真过去后截至记者发稿时没有回复。
佳源通的网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加工、贸易经销手机锂电池和充电器的高科技制造企业,公司厂房面积近3000平方米,日产量可近1万个。
一家诺基亚公司手机电池代工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以佳源通公司的规模和实力,很难拿到诺基亚公司的代工资格。诺基亚对于手机电池代工企业的要求比较严格,既要看企业的规模,也要看生产能力、质量水平和社会责任,不时还会来企业抽查,因此一般的中小企业是不可能成为其电池代工企业的,佳源通公司只可能是为诺基亚某款手机生产电池的。
电池召回事件直指代工制度的缺陷
香港媒体最近报道,型号为BP-6M的诺基亚原装手机充电时容易出现电池发胀,专家检查问题电池后,发现这种原装电池存在随时发生爆炸的可能性,该型号电池涉及的手机型号有7种。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则对媒体回应说,目前无法确定媒体报道的手机电池是诺基亚的原装电池,而截至目前,内地没有出现类似的报告。
尽管此次香港诺基亚电池事件无法追根究底,但就在去年8月,诺基亚公司发表公告,称该公司生产的手机大约配备有4600万块“问题电池”,这些电池可能会因为充电而产生过热现象,是由松下电池公司为诺基亚生产的。
据记者了解,诺基亚电池召回事件,固然反映了该公司作为全球手机巨头的社会责任感,但同时也折射出代工制度的缺陷。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成果,代工制度的兴起,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利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但如果采购商过于强势,一味强调降低成本,一些代工企业为了获得订单,难免会偷工减料或者以次充好。
这个时候,人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采购商的道德自觉上,期待他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召回相关产品。但显然,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这是不可承受的。因此,除了采购商的质量控制,政府职能部门的及时监管在代工过程中是不能空缺的。
专家:应该加强政府监管确保质量安全
据了解,在国家质检总局的公告出来后,深圳市质监部门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组织对其中3家被公告的手机电池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对其生产的手机电池产品重新进行抽样检测,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予以查处。
随着中国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手机这种通讯工具走入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电池的质量关乎数亿手机用户的生命安全。甘肃金塔等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恶性事件提醒人们,应该对手机电池的质量安全投入更多的关注。
有关专家表示,首先,必须加大力度,监督检查没有获得授权而“主动”为手机配备电池的厂家。这些企业为了增加销售,一般都选择替热销的主流机型生产电池,这些机型用户多,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影响范围波及极广。因此,这些厂家应该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重点之一。
其次,不能放松对于代工企业的质量抽查。目前,代工企业正成为手机电池生产的主要基地,质量技术部门应该加强对其抽查,不能把关系到消费者生命安全的产品的质量把关,完全交给采购商,维系在企业脆弱的道德自觉上。
锂电池标准混乱
目前世界上有多个关于锂电池的标准涉及安全检测的内容,如UL1642(美国UL实验室)、ICE(国际电工委员会)、JIS(日本国家标准)、IEEE(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的相关标准。这些标准的检测项目相似,但测试条件又不同,各个国家标准不一致,行业标准之间也有差异,多数是一些基本要求,缺少与实际应用相关联的具体指引,具体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