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武汉封城第58天。
2个月前的20日,已八旬高龄的终南山院士,在前一日亲赴武汉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面对央视采访,第一次肯定说明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并且已有15例医护人员被感染。由此拉开了武汉正面面对新冠疫情、举城抗疫的序幕。
17年前的1月21日,同样是终南山院士,亲赴广东中山调查当时称为“不明原因肺炎”的非典。在此基础上拉开了广东抗击非典的战幕。
回首这17年,我们在技术水平、工业能力和社会财富等等硬件实力上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一场新冠疫情,却暴露出我们软件能力的相对欠缺。尤其是面对科学问题时,依然抱着“维稳”的思路。期望通过外松内紧的方式;期望不影响经济建设成果;期望营造出一派祥和的政治氛围,悄无声息地将一种未知的传染病消灭掉。结果大家都知道,所有的期望都落空。不对,不仅仅是期望落空,还造成十倍、百倍、千倍甚至大到至今还无法完全统计的损失。
诚然,我们的社会制度决定了我们容易被人当作标靶。对于哪些危害我们的人和事需要进行管控、进行压制。但是,这不表示要对所有负面言论,所有可能造成不稳定的因素都采取压制措施。特别是面对传染性疾病时,更需要及时、公开、透明地把信息传递给尽可能多的人,让所有易感人群尽早采取防护措施。这就像四川在“512”之后建设的地震预警平台,每当地震来袭,都会尽可能快的将预警信息传递给震区的人们。
希望疫情过后,中国对现有疾控制度、体系进行彻底改革,改变如今疾控官僚化的现象,回归“疾控”本质。当然,这样做需要赋予疾控部门高于同级政府的权限,甚至于可以考虑在疾控部门采用垂直管理体系,避免地方政府的干扰。同时,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开发一套覆盖全国的疾控信息采集、预警系统,用技术的方法管理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
希望能早些迎来这一天。